百纳德蓄电池JMF12-120工作原理
百纳德蓄电池JMF12-120工作原理
高可靠性
· 采用开关电源的模块化设计,N+1热备份。
· 充电模块可以带电热插拔,平均维护时间大幅度减少。
· 动力母线和控制母线可以由充电模块单直接供电,可以通过 降压装置热备份。
· 硬件低差自主均流技术,模块间输出电源**不平衡度优于5%。
· 可靠的防雷和电气绝缘措施,选配的绝缘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系统绝缘情况,确保系统和人身安全。
· 系统设计采用IEC(国际电工**),UL等国际标准,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充分保证。
高智能化
· 监控模块采用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,声光告警。
· 可通过监控模块进行系统各个部分的参数设置。模块具有平滑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功能,具备电池充电温度补偿功能。
2H?+O?=2H?O
单从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来看,氢能真的是零排放的终解决方案。然而,**只存在于公式中,氢燃料电池要实际投入使用,情况复杂很多。
首先,从氢作为能源的角度来看,其生产、分配、运输、加注等等环节很长、很复杂。
清华大学陈全世教授说,燃料电池技术所需要的氢纯度要求非常高,至少要99.99%,其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要保持10的负6次方以下,否则会让催化剂铂金中毒。工业副产的氢气提纯难度大,而电解水制氢纯度高,但成本是煤炭天然气制氢的2-3倍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称,目前中国制氢“使用的还是一**前的技术”,储氢、运氢等也都是多年前的工艺,“氢能本身现在面临的技术挑战比燃料电池要大得多,包括技术和政策等方面”。
实际上,不管哪种制氢方式、哪种存储方式、哪种运输方式,氢能源生态系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,技术含量也高。反观电动汽车,只要拼命建充电桩即可,没那么多中间环节。
欧阳明高认为,当前中国氢能技术落后于燃料电池技术,进展比较慢,需要全链条各环节氢能科学与技术的新突破。
再回到核心的燃料电池技术上。众所周知,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,它是继水力发电、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*四种发电技术。它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原料,又没**械传动部件,一无噪声污染,二是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少。如果用氢做燃料,那就没有有害气体排出。
燃料电池技术与氢能技术是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的两个领域。燃料电池是动力问题,氢能是燃料问题。如同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加油一样,一个是汽车行业的事,一个是能源行业的事。